
【作者/受訪者簡介】
Rainbow Chow
愛苗慈善基金創辦人
社企微型森林創辦人
青年時期創立《彩虹甜品》
Kelvin Cheung
FoodCycle UK 創辦人目前於英國超過 100 個地點運作
UnLtd HK 創辦人
世界經濟論壇「全球青年領袖」得主
【服事初衷──從背包旅行到跨文化宣教】
Rainbow:
其實我們在柬埔寨的服事,最初是因為我年輕時候去背包旅行,曾經去過當地的一家孤兒院。那次經歷深深觸動了我—-第一次真正知道什麼叫做「貧窮」,以及見到那些什麼都沒有的孩子,依然能展現很純真的笑容。從那時開始,我就定期回去探訪,並且和朋友一起為那裡的孤兒院募款、蓋房子。雖然只是簡單的竹棚鋼板,但至少讓孩子們下雨時不會被雨水淋透。
我在香港参與過不同的社會企業發展、社會服務範疇的工作,年少時也經營過甜品屋,那時就對「使命營商」(Business as Mission)「營商轉化社群」(Business for transformation)有更多的概念。後來發現:如果用同樣的資源,如果帶到柬埔寨這個正發展中的國家,可以發揮比香港更大的影響與效益,也更能真正幫助到更需要的那群人。於是,我就在想:如果上帝給我們不一樣的帶領,我們何不接受挑戰,讓自己的生命更多參與到這種跨文化的服事裡面去?

【遇見與衝擊──從加拿大、英國到柬埔寨】
Kelvin:
我本身是香港出世,在加拿大成長,後來到英國讀國際發展(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)。在英國時期,我創辦了一個公益食物回收餐食機構,類似「食物銀行+社區發展」,解決飢餓問題,並且透過社區廚房的形式,讓義工有機會做不同的貢獻。我開始體會到:即使面對貧窮,也要嚴肅思考尊嚴(dignity)和身份認同(identity)的重要性,不能只是派飯就結束了,還要幫助他們活出價值,這才是一種較「完整」的關懷。
當我回到香港,認識了Rainbow,結果我們第一次「旅行」就不是去日本,而是跑到柬埔寨拜訪她之前去過的那個孤兒院。我在那裡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衝擊—-貧困地區確實需要資源,但更需要的是有人長期同行、培育當地人自立。於是,我們開始每一年都回去探訪服侍。

【走入村落──看見深層貧窮,思考整全模式】
Rainbow:
我們第一次一起走進村落,便看到很多情況都令人難過,例如,他們的家庭破碎,或是欠債導致土地被抵押,家人長期外出打工,剩下孩子在村子裡一餐飽、一餐喎。有些小孩上學還要付額外費用請老師補課,否則在公立學校裡不會被真正教導。貧窮不只是一筆錢、幾包米的問題,那是一種複雜且深層的困境。

我們愈來愈肯定:如果只是「給東西」,能翻轉生命嗎;唯有藉著上帝的愛和真實可行的模式,才能讓貧困中仍然能夠活出盼望。所以我們決定用「整全模式」(holistic approach):一方面做教育訓練,另一面也發展能帶來收入的營商宣教(BAM),把教會、福音與其核心價值融入其中,讓這個地方的人得到全人即身、心、靈、社的幫助。

【BAM(營商宣教)──超越金錢交易的尊嚴與自立】
Kelvin:
說到BAM,有人以為是「坊間做生意再捐一點錢」的概念,但其實並不是。我們認為「營商宣教」,是要讓當地人能夠藉著工作培養尊嚴、經驗、技術和領導力,同時吸收福音價值,進而把祝福延續給更多人。我們瞭解到,若只依靠海外奉獻,而當一旦捐助斷了,所有工作都會停擺;可是一旦有可持續的「商業模式」,就比較能穩定長久地幫助當地社群。

【3H 核心──Harmony、Health、Holistic Education】
Rainbow:
現階段,我們在柬埔寨北部一個比較落後的新區工作,我們正採用「發展社區資本」(Community Asset Based) 的模式推動事工, 主要三個重點(我們稱為3H):
1. Harmony Development:和諧的關係發展。
在地區裡做社區工作,培育彼此互信,鼓勵當地人彼此幫助;這也是福音核心—-復和。要傳福音,先要跟當地人建立信任,讓他們知道,你不只是來「佔便宜」或「高高在上」,而是真正願意長期投入。
2. Health:健康。
水質、安全的醫療、基礎衛生都是非常缺乏。我們希望幫村子建立乾淨食水的供應,並設置濾水設備,之後用很低的價格(但非免費)讓村民買到乾淨水,一方面維護設備,一方面也尊重他們勞動的價值,鼓勵當地的士多鋪的居民,用「可以支付」的價錢 (Afforadable price), 轉買可飲用的水去其他附近的村落,增加他們的收入。
3. Holistic Development:全人發展
對當地學生、不識字的成年人,或想學技能的青年人,我們都盡力提供各種培訓,不僅是英文或職業技能,也包含品格教育和聖經中「對身心靈的看重」。我們會在「門徒訓練」中,不只教他們聖經,更教他們英文、IT,音樂等實用能力。最終,盼望這些培育計畫能帶領他們不只「心靈」有盼望,日後在經濟生活上也能真的自立,推動自力更新。

【生命翻轉──從抗拒到認同】
Kelvin:
曾經有個一開始很抗拒基督教的老師,覺得我們是「異端」。但隨著時間累積,他發現我們沒有要佔他們便宜,也從來沒有用金錢物質交易去「迫」人信教;反而規劃了電腦班、兒童青少年活動、健康檢查、範圍更大的社區發展。慢慢地,他對我們改觀,甚至自己也來報名電腦課。後來還注意到有時候,他會認真地翻閱我們擺放的聖經故事書,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真的信主,但可以確定的是,他已經「放下了心裡的敵意」,在更深入的關係裡,體驗到基督徒的誠實和關懷。

【長期培育──深度體驗與人力資源需要】
Rainbow:
面對當地的種種問題,常常不是幾次短宣就能解決,而需要長期的培育。有教會的短宣團也願意來幫忙,但一年可能只能來一次。我們就希望做更多「深度體驗」的項目:例如可以來一個月、三個月甚至一年,透過實際同住同工,持續幫助當地人。同時,我們自己也更需要工人、需要資金。這些年我們的召命,並不是想辦一個超大型的非營利機構,而是更務實地希望看到:「十年後,當我們必須離開,當地人依舊能繼續把這個愛的事工延續下去。」

【整全福音──靈命與現實需要的並行】
Kelvin:
是啊,就算我們現在還只是一個「起步」的模式,也真的看到神奇妙的供應。我們相信:「大使命」最後觸及的是人的永恆生命。當然,我們也關心社會問題、經濟需要,但若沒有將耶穌真正帶進他們的生命,如果只是給物資、活動,他們的靈裡還是處在極度飢餓;反之,若只講屬靈的道理,卻對日常飢餓與沒有乾淨水不聞不問,這同樣不是耶穌的心意。所以,我們想做的,就是把整全福音應用出來。
【「被祝福」──遠離家鄉卻更深經歷上帝】
Rainbow:
在過去那些年,我們也常常被問:「你們的犧牲很大吧?」「那麼落後的鬼地方,不怕嗎?」可是在我們看來,基督已經為我們付上最寶貴的一切—-祂的生命。若我們可以透過生命中這些大大小小的行動,去祝福更多人,讓更多家庭因福音得到永恆的盼望,這不只是「奉獻」,更像是一種「被祝福」。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,也比過往更深地經歷上帝的供應與同在。
Kelvin:
是的,若上帝呼召你到某個「宣教工場」,那其實是一種恩典。日常裡當然有艱辛,但上帝的帶領也很真實,而我們全家都能一起見證祂的信實。不管在加拿大、英國,還是在柬埔寨的村落,我更加看見:唯有當我們明白「自己是神的兒女」,才能知道自己是被愛、被尊重,也才會真心地去關愛那些同樣需要被尊重的人。
【同路人召集──攜手成就神蹟】
Rainbow:
我們的盼望,是找更多同路人一起來。人力、資金、機構合作的資源等等,通通都需要。最重要的是:不論有短宣、中期或長宣的模式,都真的能結合實際的社區需求。因為我們在前線已經看到太多「走馬看花後又匆匆離去」的支援,往往跟當地需要脫節了。如果有更多被神感動的弟兄姊妹,可以一同投入,按住神給每個生命獨特的恩賜、才能、經驗、熱忱,參與其中,哪怕只是一段時間,去經歷一下,看看神會不會在他們心裡面放下新的種子,那將是極大的祝福。
Kelvin:
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階段開始試。有些人或許退休了,有時間有經驗;有些人年輕力壯,能幫忙體力需求;還有的擅長管理、會計、資訊、媒體、教學等等,都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。神沒有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神學專家,甚至需要滴血殉道,但卻呼召我們用各種恩賜,一起同工,相互祝福。
【歷史傳承──領受祝福,繼續傳遞】
Rainbow:
柬埔寨是一片「需要深耕細作」的土地,就好像幾十年前香港也曾經是一條落後漁村,如今好了很多。我們常想:若沒有當年海外宣教士,把福音和教育帶到香港,也不會有那麼多社會福利、醫療甚至學校的恩典。現在神也在呼召我們香港基督徒,將「領受的祝福」再傳遞下去。

【結語】
Rainbow 與 Kelvin 的故事,顯示了在基督信仰與使命營商、社會關懷、教育之間的整合:不僅將福音的恩典從香港帶到柬埔寨,也透過可持續的方式幫助貧困者重新建立尊嚴與能力。一路走來,他們看似付出良多,卻也在過程中數算上帝源源不絕的恩典。仍有許多挑戰需要面對,包括人力與經費的不足、村落文化與政府政策的複雜性等等。但正如他們所說,「若上帝呼召你到某個工場,就表示祂已經為你預備下不可思議的恩典與祝福。」這是兩個平凡卻又勇敢的上帝僕人,在信心之路上攜手前行,也期待更多人能與他們同心同行,一同見證神在柬埔寨所要成就的奇事。
(如果大家想更多了解及支持他們工作,可以click入以下的連結)
https://www.hopengc.org/donate
加入書簽